新笔趣阁 > 军史小说 > 大汉万界远征史 > 第二十三章 无道昏君无道臣(1/3)

第二十三章 无道昏君无道臣(1/3)

上一章大汉万界远征史章节列表下一页
大汉万界远征史有声小说,新笔趣阁在线收听!
皇帝拥有云游翼使的事情许多人都知道了,依靠这些猛禽作为耳目,皇权已经恢复大半。

不管董卓如何,天气发起了第一项朝议。

王澜对众臣义正言辞道:“今天下郡守有自辟属吏之权,州牧、郡守之属者,皆自召,朕以为不妥,即日起,朕要重拟官职,改官制,诸位爱卿皆可荐议,朕亲自定夺。”

满朝文武面面相觑,其实聪明人早已知道大汉的官制已不符合世家和朝廷的利益,但天下动荡非变法良时,如今天子突然要求改制,大多数人还没做好准备。

如今大汉的官制,其实和封建相差不多,基层由郡守们自决,但俸禄还是由朝廷开。

这制度的漏洞在于郡守们会选人唯亲,反正俸禄朝廷会出,就算这些人工作能力很强,但对大汉毫无忠诚,只会依附郡守州牡,大家都明白,这是因为州牧掌握了人事权。

汉代这种官职制度已经不符合社会发展,在这种逻辑之下,州郡与下级间,产生了君臣关系。

要打破这一层关系,就要拟定一个全新的官制,虽然知道后世有无数种制度,但他并不想亲自下场。

如果什么都交给老板干,还要员工做什么?

这项提议马上遭到了世家的反对,但王允和吕布等并州人以及被董卓提拔的凉州人都鼎力支持。

世家出身的吃瓜蔡邕也表示点赞。

王澜可不管反对者怎么想,紧接着就发布第二项御旨。

卖官鬻爵。

卖官鬻爵不是什么见不得光的勾当,秦皇首创,到光绪末年“捐纳”制度相延不绝。

捐、纳,大体分两种,一种是捐官,一种是买出身。

国家主持的捐纳,主要是为增加中央财政收入。

王澜在捐官这件事上做了动作,他规定捐到官后不能立即上任,拿到皇帝发下的执照才算候补官员,候补期间定期考核,考核不过直接削官。

出门也可以穿官服、摆官架子,但不给他们实权。

王澜也没办法,如今财政空虚,总不能学董先生把文物融化了做铜币吧。

铜不够废五铢钱?那更不可能!经济制度崩溃底层百姓立即活不下去,那些可都是大汉子民。

现在天下谁的手里最有钱?当然是那些想当官的世家大族。

这道御旨一出,又有不少人反对,反对无效,统统当做没听见,简单粗暴。

大汉皇帝一般不乱杀大臣,但是这并不妨碍大汉皇帝不启用某位官员。

这和后世公司聘用员工的道理一样,你不爱干就别干咯,有的是人抢着做官。

经过两轮独裁下来,不少大臣心思活络了,有些人已经开始想办法对付天子了,有些人呢,想打算继续当鸽子出工不出力,王澜有的是办法对付他们。

果然,第三个议题如何对付关东军时无人吭声了,这态度像极了后世那些个“别把事情想得太简单,没我你搞不定”的犬儒们。

老鸽子们儒雅随和,实际上都是黄老学的继承者。

王澜大手一挥,决定宣诏董卓已经下野的消息,承诺关东军立即臣服天子就可减免其罪过。

若反,便御驾亲征,兴兵讨伐。

刘协在联盟讨董后,就代表东汉不可能再立任何皇帝,关东诸军必须死认王澜,否则讨董就是个笑柄。

因为就连他们讨伐董卓的诏令都是假的,从关东诸军的角度,就是奉皇帝诏书讨伐贼。

参与讨伐董卓的各路军队如果谁不认皇帝了,就相当于公开背信弃义。

这道御令发布不久。

正月初七。

在往来云游翼使的帮助下,关东军的动向王澜也牢牢的掌握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汉万界远征史》 最新章节第二十三章 无道昏君无道臣,网址:https://www.bqgbi.org/100_100607/24.html

上一章大汉万界远征史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