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鹿1900》是一本相当侧重战争的架空历史小说,因此难免有很多战争场景的描绘,看过几本的军事类小说后,自由(自由与荣耀、烁金、仙人掌都是俺,有名的坑王,嘿嘿)考虑再三,还是觉得有必要把一些问题澄清一下,以利于读者阅读本书。
一,步兵连重要火力迫击炮的瞄准技术发展和战法改变的关系。
迫击炮最初由老毛子在1904年10月的旅顺要塞保卫战期间发明,并当即用于防御作战。该炮采用长杆超口径迫击炮炮弹,弹重115公斤,射程50——400米,炮身射角为45——65°。基本具备了我们目前看到的迫击炮的形态。日俄战争过后,各国开始研制性能更好的迫击炮,并用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堑壕战。
军学定义:迫击炮是使用迫击炮弹实施曲射的、带有坐钣的火炮(因此,迫击炮与掷弹筒就有了区别,掷弹筒没有坐钣)。是毁伤开阔地和掩蔽地(掩体内、堑壕内、高地反斜面、地褶内)的敌人有生力量和军事技术装备,以及破坏野战工事的威力强大的火炮。迫击炮具有射速大、精确度足够、重量轻、结构简单、射击准备快捷、在任何气候条件和复杂地形上都能使用,而且工作可靠,故障率极低等优良特性。
现代迫击炮炮身射角为45——85°。按照装填方式不同,有炮口装填(120毫米口径以下多为炮口装填)和炮尾装填(120以上为炮尾装填)之分;按照炮膛结构,分为滑膛和线膛迫击炮;按照携行方式不同,分为便携、车载、牵引、自行式。
了解了迫击炮的基本定义、分类和特性后,就目前网络军事小说来看,最多的问题出现在其使用方式上。
例如:迫击炮的瞄准问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就牵扯到迫击炮的战术使用,实际上也是迫击炮在发展过程中的战法使用。那么在中,就不得不提出迫击炮瞄准镜问题。
最初迫击炮是没有瞄准装置的。因为工艺水平的原因,迫击炮专用瞄准镜很难做到体积小、便于观察、瞄准精度高、便于携带。因此迫击炮脱离了炮队镜或者带有分化刻度的望远镜就基本无法精确射击,此时,迫击炮一般战法为集群射击。即两门以上的迫击炮集中放列,由一个观瞄单元(可以是炮队镜,也可以是有丰富经验者使用望远镜)提供射击诸元,指挥射击。军事历史上,迫击炮“单兵作战”开始于越南战争。由此可见,迫击炮最初还没我们的那么厉害,以炮组为单位就包打天下了。
二,重机枪的实战。
现代军队中,重机枪是步兵分队的主要火力单元,因为其出现于十九世纪末,所以成为书中的宠儿,当然也是《逐鹿1900》中的宠儿喽!正因如此,咱们就来看看重机枪的真正实战战法。
有的小说中把重机枪描绘成一扫一大片,一挺重机枪能够持续咆哮到永远(弹药问题除外)的极端英雄形象。这个,唉,难说啊!科学的说,那是不可能滴!
重机枪很重,马克辛水冷最初出场时的吨位为40公斤,这个重量至少自由这个掏空炮兵身体是不太容易撼动的。因此,重机枪配备了一个班(5——7人)来操纵。重机枪的枪管很重(称为重枪管),由此可以得到最大战斗射速每分钟300发,能够不换枪管持续速射500发,大口径的重机枪则只能持续速射150发。
这就是一个标准了。500发,你重机枪就得停下来歇口气,换个枪管再打,最起码是等原来的枪管冷却一些再打。这个标准表现在马克辛之类的水冷重机枪上,就是开锅现象。开锅了,不能打了,否则枪管就软化下垂、枪弹就在膛内自燃、这种情况再持续下去,就是子弹自燃后没有直通的枪管发射,最终自己搞定自己……
因此,今后在《逐鹿1900》中列位看官如果发现战斗中换枪管的描述,请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逐鹿1900》 最新章节谈谈几个军事常识问题,网址:https://www.bqgbi.org/81_8165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