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网游小说 > 游钓千年 > 第六十三章 千古佳话(1/2)

第六十三章 千古佳话(1/2)

上一章游钓千年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新笔趣阁在线收听!
红军部队在冕宁休整了五天,陈红她们协同红军战士走街串巷,张贴朱德署名的布告和彩色的宣传标语。宣传口号写的是:“红军不派款、不拉夫。”,“打土豪分田地!”,“打富济贫!”,“彝汉一家人。”,“打倒小日本,拖死中央军!”等等。其实在一九三五年以前,红军就已经喊出抗日的口号,早在清朝末期日本军队已经侵入我东三省,一九三一年“九一八”这个日子,令中华民族永远牢记国耻。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的“卢沟桥事件”不过是小日本大举侵华的一个借口,使抗日战争正式全面爆发。

红军的到来,使冕宁城乡掀起了轰轰烈烈的革命热潮。五月二十二日,朱德总司令在冕宁盛大的群众集会上讲道:“我们都是穷苦大众,穷人就要闹革命。汉、彝一家亲,共同打倒国民党军阀,推翻旧的社会压迫,建立新的中国,我们才能翻身过上好的生活。”

会上彝族同胞上台痛斥国民党的罪状:“刮民党抓捕、关押我们彝族头人,苛捐杂税繁重,让彝人无法生活,………。”

朱总司令说:“不要怕他们!彝人不要给国民党交粮,要和汉族百姓团结起来,反抗他们!”

会后朱总立刻派红军到伪县府,将彝族各家支交给伪政府作质的档案、和田地粮册尽数焚毁。彝人们欢呼叫好,都互相宣传道:“红军是大好人哟,**政策就是好哦!”

会上宣告成立冕宁县苏维埃政府,陈荣檀任县苏维埃主席,李井泉同志任副主席。之后地下党组织迅速扩大,吸收了一批进步人士成为新党员,为我党增添了新生力量。

次日天还没亮,润琨迷糊中感觉有人推他肩膀,睁开眼一看,是护士长张大姐。

他翻身站起,问:“张大姐,有伤员么?”

张大姐轻语道:“刚接到任务,随红一军团 一师一团出发。你们快准备一下,马上就走。”

润琨叫醒舒允和陈红她们,告知情况,立即随医疗队向北行至城外。城边道路上已排列着队伍,整装待发。

“报告总参谋长,医疗队前来报到。”

“好!队伍立即出发!”戴着宽边眼镜的红军干部发令道。队伍立刻整齐地向前行去。

为了顺利通过彝区,能尽早抢渡大渡河天堑,中央军委派遣刘伯承总参谋长,率领红一军团一师一团将士经过大桥镇,前往彝族聚居区拖乌山区,为红军主力部队协调开辟北上道路。

夜空渐渐的开始发白,深蓝色的天幕还镶着稀疏的星星,薄雾萦绕的山谷是那么的宁静。润琨等人跟着红军先遣队,无声地迈步在幽静的山间小道。不知何时,炫丽的朝阳慢慢地爬上山顶, 露出了彤红的脸庞。阳光透过晨雾,透过林间枝叶的空隙 ,一缕缕地洒在身边绿意幽幽的湿润草丛间。

又穿过一片山谷,翻过一座高山,队伍来到了大桥镇。因为大桥彝人已听闻到红军在冕宁县城的义举,当队伍进入村镇,得到了当地各族人民的热烈欢迎和拥戴。彝人们拿出燕麦团、荞面馍馍给红军战士充饥,彝家干酸菜熬汤给战士们解渴。

休息一夜后,第二天一早部队行至喇嘛房一带,忽然窜出一队手持枪支、长矛弓弩的彝兵,将红军队伍拦住。

“传令下去,不可开枪!”总参谋长(当时身份是先遣队司令)吩咐身后的传令兵。

虽然红军部队一再忍让,还是被这群人索去了三十多支枪、及工兵连的架桥器材等物品,刘伯承下令停止前进。派出队伍里的彝族战士与其沟通,做宣传、说服工作。

罗丽莎对护士长耳语了几句,护士长上前对总参谋长请示获准,让丽莎前去与那群彝人交涉。

“我也是彝族,我从会理那边就跟随部队走到这儿,一路上耳闻目睹,知道了工农红军是打白军的队伍,是打富济贫的队伍,是准备北上打日本鬼子的队伍,是解救被国民党压迫的彝汉人民的队伍。红军只是借我们彝乡路过,不会动百姓的一谷一粟,请不要为难这支正义之师……。”罗丽莎上前了解清楚情况后,用彝语向他们动情地解释、讲道理。

原来这群彝人,是罗洪家和扯羊村罗伍家族的。他们听信了逃窜的国民党士兵之谣言,因此才来阻扰红军北上队伍。

这时,从北方传来快马加鞕之声,转眼间二十多骑已至眼前。从前首马背上跃下一名英武的彝人,他就是由红军队伍向导陈志喜请来的、彝族头人小叶丹。

陈志喜祖上乃湖南人,其父陈敬斋是翼王石达开手下。太平军兵败时,敬斋娶一冕宁官厢村之女安家南门外。后来生得志喜,志喜从小学文好武,待双亲归天后,携妻于大桥驿酿酒开店,结识天下豪杰。且常与彝人交往,精通彝语,彝人首领果基小约旦(小叶丹)与之交好,志喜小女认其为干爹。且志喜与陈荣檀过去互认家门,交往甚厚,故推为红军向导。

首领驾到,在场彝人谁敢不尊?!从而就有了后来“彝海结盟”的千古佳话。可惜红军走后没几年,陈志喜被国民党残害致死,留下孤儿寡母艰难度日。

小叶丹是位通达明理的彝族首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游钓千年》 最新章节第六十三章 千古佳话,网址:https://www.bqgbi.org/80_80755/48.html

上一章游钓千年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