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序章、导火索+1、立场坚定新相
序章导火索
石勒苏益格-荷尔斯坦地区,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地区,普鲁士和丹麦为了这两个地区的归属,你争我夺了几十年。
维尔纳※#86;西门子曾经作为普鲁士军队中的一名士兵,参加了1848年的普鲁士-石勒苏益格战争。而现在,西门子先生是普鲁士议会中的一员。他不是个热衷于战争的男人,当年之所以会选择参军,很大程度是因为这样他可以在军校中学习科技知识。对于从政,他也更多的乃是出自于希望借此自己的明创造能够更好的服务普通民众的思想。
相比另一位彻头彻尾的政客——俾斯麦——来说,西门子是非常单纯的。他的生活中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件事情:明、经营公司,等等。
石勒苏益格-荷尔斯坦一直是丹麦和普鲁士都想争夺的地区,对丹麦来说,这两个公国几乎占了丹麦四分之一的领土面积,从资源和人口上,丹麦都没有理由放弃将这两个公国并入国土的可能。
而对于俾斯麦来说,石勒苏益格-荷尔斯坦问题是他成为普鲁士相之后的第二个重要问题。
俾斯麦左右逢源,长袖善舞,对着各国政治领袖夸夸其谈,外交口才卓绝。
虽然历史的进程略有不同,但是单就俾斯麦这个人物而言,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俾斯麦不是不忐忑犹太银行家手中地把柄的。他已经准备好应付的手段了。俾斯麦并不能算是普鲁士新国王的挚友,相反的,从威廉四世到威廉一世乃至于斐迪南王太子,都不太喜欢俾斯麦。他们激赏俾斯麦的能力和野心,相信这位具有凡外交能力的小贵族能够带领普鲁士走向强盛。
谨慎地小心的志在必得地崛起。
奥地利一直以来,一直致力于维持一个“大德意志”邦联的关系,从老斐迪南皇帝。到梅特涅,到索菲皇太后。到弗兰茨,都想努力将德意志邦联稳定下来。有些国家赞同奥地利的政策,有些国家则不。普鲁士便是其中最反感“大德意志”的国家。在默默的鼓吹了小德意志的概念几十年之后,普鲁士渐渐觉得实力大增,有可能与奥地利一较高下了。
石勒苏益格-荷尔斯坦问题恰逢其时的出现,给了俾斯麦一个极好地舞台,来实践理论和能力。
如果说。在波兰问题上俾斯麦还是独自一人力排众议引导了欧洲诸国,因而在国际政治舞台上艰难的站稳了脚跟;在石勒苏益格-荷尔斯坦问题上,俾斯麦则是更加圆滑的玩弄着各国外交家们。每个人都被他诚恳的态度和真挚的感情所打动,也因为他们都低估了普鲁士,因此,没有人真的揣测到普鲁士私下的动作的深意。
这里面,当然不包括奥地利皇后伊丽莎白公主。
“回到过去”,或者也可以说“时空穿梭”。一直是一个迷人地话题,1世纪的作家、编剧、导演们纷纷在这个领域挥想象力,编制令人着迷的故事,来让人陶醉其中。“回到失败或者简单的而说并不怎么令人满意的过去来改变我们曾经做过的蠢事”,这个可能性使人深深着迷。科学家以及作家们一直在提醒他们地读者,“试图改变历史乃是不可能的”。这是个不曾被解决的悖论,仅仅只是“蝴蝶效应”,就足够使人困扰了。
在伊莉莎看来,历史的进程已经因为她的介入,而产生了不可预知的变量。
****
1、立场坚定新相
对于俾斯麦此人,想要收服他的念头萦绕在心头不止一年两年了。俾斯麦在这个时代,这一年,尚未表露出来日后的能耐,人们往往过于低估了他,表现出来的漫不经心。常常会让这个狡猾而意志坚定的日耳曼人愤怒。
有一种极其简单地方法能够让伊丽莎白不那么困扰:杀死俾斯麦。
然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巴伐利亚玫瑰》 最新章节第八卷 序章、导火索+1、立场坚定新首相,网址:https://www.bqgbi.org/40_40543/1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