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三姐苦练剑法之时,柳湘莲收拾妥当,带了昨晚让柳三准备之物,骑马出门。>
秦家地址是柳三打听来的,位于南城平宁坊,房价远低于西城。>
聚贤街北,一座黑门铁环的二进宅院,挂着“秦”字门牌。>
询问街坊后,确认地址无误,柳湘莲下马走到秦宅前,叩门唤人,投了拜帖。>
此时秦业刚刚从工部衙门下值回来。他已经六十多岁,且身负旧疾,于繁重公务早已吃不消,疲惫不堪。回家后便径自进了后院,换了件宽松舒适的棉布旧衣,靠坐在圈椅上闭目养神。>
女儿秦可卿善解人意,端来茶水,待他接了,又走到父亲身后,捏肩敲背,手法熟练,显然做惯此事。>
秦业接过茶盏轻啜几口,随手放在桌上,关切的询问起儿子秦钟的功课。>
他望子成龙,特意聘请名师在家授课。>
秦可卿正欲回答,却有丫鬟进来禀告,说有位公子前来拜访,正侯在大门外。>
秦业接过大红销金纸的拜帖展开一看,笔法遒劲,锋芒毕露,内容却极简,只书一句“晚辈柳湘莲敬拜”,并不提来访因由。>
秦业心生疑惑,眉头微皱。若是昨日他定然不知此人,今日却不同。>
日间在衙署时,曾有不少同僚来找员外郎贾政,询问“柳氏新戏”如何。贾政被问的莫名其妙,一头雾水,反追问旁人是怎么回事。>
秦业无意中听了一耳朵,方知所谓“柳氏新戏”的作者便叫柳湘莲。如果真是此人,他找自己能有什么事儿?想了想,全无头绪。>
此等人交游广阔,不宜得罪,秦业便命先将其请到前院客厅,他更衣后再去会见。>
……>
柳湘莲进入秦宅后,仔细观察秦家环境。>
前院面积不大,但布置颇为精巧,入门是面青砖影壁,青山隐隐绿水迢迢,顿舒心意。转过影壁,便见院中遍植各类花卉并绿竹等,有曲径通幽之妙,庭院显得深邃许多。此间虽无流水,却用鹅卵石垒砌一方浅池,清波微漾,绿荷婷婷。>
不过略看了几眼,已走到正堂。作为园林建造大家,居处如此狭隘逼仄,只能精心设置以增雅趣,想必的确不甚富裕。柳湘莲原有些忐忑,此时心思大定。>
进入客厅后,他便坐在客位上饮茶等候。>
不多时,一位老者径自走进来,鬓发斑白,目中隐含戒备。>
柳湘莲心道,这位估计便是秦业了,连忙站起,躬身作揖:“晚辈柳湘莲,拜见秦先生。”>
秦业目光扫过,少年面容俊美,一身青色锦服颇显稳重,抬手虚扶,温声道:“必不多礼。”>
随后走到主位落座,开口先问:“柳公子可是‘柳氏新戏’的作者?”>
柳湘莲心下一突,暗道不好,写戏本可不算什么能耐,说不得在秦老头眼里属于“劣迹”。>
稳了稳心神,他洒然笑道:“游戏之作罢了,不值一提,让秦先生见笑了。”>
秦业点了点头,并无别话,直接问道:“不知柳公子所来何为?”>
其实他颇为不喜柳湘莲这种直接登门拜访的行为,太过冒昧。论礼该先投拜帖,等待主人回函,毕竟彼此并不相识。>
柳湘莲不答反问:“秦先生还记得姹园否?”>
柳宅布局与荣国府相似,前宅后园,名为姹园。面积不大但设计精巧,有江南园林之姿。可惜柳湘莲自幼对花草园林不感兴趣,柳三也懒得打理,将之关闭多年,如今已荒疏颓败。>
“姹园?”秦业默念,眯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红楼鼎革》 最新章节第17章 故布疑阵,网址:https://www.bqgbi.org/355_355319/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