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善长最后总结道:“都察院左都御史刘伯温、中书省右丞相汪洋、中书省平章政事杨宪等人皆可担任这左丞相之位”>
什么意思?恩师这是什么意思?>
胡惟庸在这一刻人都懵了,没看到面前还有这么大个学生站在这儿吗。>
眼前的大活人你不提,你怎么去提那远在天边的杨宪呢,甚至连另外那俩老家伙也都提起了,唯独就是没提起他胡惟庸。>
胡惟庸一时间也搞不明白了,在恩师葫芦里到底是卖的什么药。>
胡惟庸搞不明白,但朱标对此当然是一清二楚的。>
李善长谁都可以提,但唯独不能提他胡惟庸。>
或许是自保或许是避嫌,朱标心里对此也不在意,趋利避害什么的都是人之常情嘛,只是身处局中的胡惟庸在短时间内没有想明白罢了。>
对朱标而言,其实选汪洋也好选杨宪也罢,其实区别也不是那么大,当然刘伯温肯定是不可能的了。>
就算是选了他胡惟庸又有何妨呢,朱标正准备开口说话,却听见父皇率先开口了。>
老子悠悠问道:“这不对呀,善长呐,你好像少提了一个人吧”>
“少提了一个人?”李善长一听就迷糊了,不明所以的问道:“不知皇上所说的此人是谁,臣究竟是少提了何人”>
老朱微微一笑,对李善长的故作迷糊也不点破,当即点明道:“这不就在眼前吗,平章政事胡惟庸这些年来在中书省也干得很不错,咱都听说了,善长你这怎么不提呀”>
“俗话说得好,举闲不避亲,不能因为他是你的学生就不提呀,这些事儿大家都是看在眼睛的嘛,善长你就不用多担心了”>
“此事万万不可啊皇上”李善长就跟被踩了尾巴似的连忙说道:“臣的学生臣自然了解”>
李善长说着还看了一眼身旁的胡惟庸继续说道:“朝圣他既无丞相之能也无丞相之德,何以能担此大任,能做到平章政事也是极限,何谈这丞相之位呐,还望皇上三思呀”>
胡惟庸此刻在看到恩师深沉的眼神后,立马就明白了恩师想要表达的意思。>
恩师他不是不举荐学生,而是不能举荐。>
此时胡惟庸深感惭愧,竟然连这么简单的道理都没想明白,他知道不举荐自己的话或许还能当上,若是举荐了那此事可就有的谈了。>
“这样呀...”老朱眉头一皱,似乎也是拿不定主意。>
于是转过头来看向朱标问道:“标儿你认为呢,这丞相之位到底谁来最合适呢”>
“合不合适也要做了才知道呀”朱标微微一笑道:“李丞相就勿要自谦了, 章的能力大家都是看在眼里的,让他试试也无妨嘛”>
朱标话音刚落,一直在旁听的胡惟庸则立马退下三步,恭恭敬敬的行着跪拜礼。>
“臣胡惟庸何德何能担此大任,臣惊恐万分生怕误了朝中大事,还望皇上、太子殿下能另择贤才,臣甘愿辅之”>
“哎呀,胡惟庸啊胡惟庸,你说你跟着你老师什么没想到,倒是把着谦虚都学了去”>
老朱哈哈一笑走上前将胡惟庸扶起,当即说道:“太子刚才也说了,合不合适也要做了才知道,这做都还没做过呢,你怎么就知道不行呢”>
说着又看向朱标问道:“标儿,你以为呢”>
朱标果断答道:“儿臣以为可行”>
以现在的情形来看胡惟庸确实是最好的选择,等过两年后等杨宪回来了,再给他安排个右丞相,刚好汪洋也差不多该退休了,到时他们两人也好相互制衡。<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明:重生朱标》 最新章节第一百五十三章 蓝玉归来,朱樉的变化,网址:https://www.bqgbi.org/332_332424/1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