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霞回到宿处,愈想愈气,便担起菜筐,一并送给了此宅的主人,算是人情往来。
户主与凤霞聊过来龙去脉后,感谢凤霞的好意,情知凤霞不做饭,便拿出家中做熟米面赠与凤霞。并告知凤霞选菜要点,当户主把框中菜拿出来翻开看时,里面夹带着满是残破之物,凤霞不由得一声叹息。户主便又好言安慰了一番,又说要留凤霞用饭,凤霞赶忙谢绝回了宿处。
嗣后,凤霞又做过针头线脑、卖字题诗,甚至替人看相算命的生意,皆因不明所以而不成,眼见年关又至,盘缠将尽,便辞了户主。因故土遥远,有无活路,便朝着稍大一些的建宁府而去。
一路上翻山越岭、跋山涉水,每日常以一碗米饭充饥,面黄肌瘦,又不敢有丝毫懈怠。
一日正在官道上南行,忽见前面一队军官正列队北往,崭新的戎装在春日里显得英姿飒爽。凤霞便赶忙躲到路旁,好巧不巧,打头的军校路过时,看到凤霞,便指着他说道:“后生,汝今日且为壮丁,随军北上抗元,每日有酒有肉,汝可愿意?”
凤霞心想,跑是跑不掉了,怎能敬酒不吃吃罚酒,再者,军中有粮,正解腹中苦痛。便大声道“愿意”。随了这约莫三千人的队伍一并北去。
刚到温州地界,便有快马来报,原是蒙元敌军已攻克军事重镇安庆和池州,沿江防线已成崩溃之势。军校命令全军疾驰救援京师。
不几日又有快马来报,贾太师亲率一十三万精兵出征。军校听罢未发一言,挥手驻军,令众将士埋灶做饭。
不几日快马来报,贾太师兵败。军校派数人外出,快马加鞭,形似传令兵。
不几日快马又报,贾太师被杀。
月余,凤霞一行人来到临安城外,便得到兵部调令,开赴常州。
其时,常州已被蒙元攻陷。
三月,蒙元主将伯颜率军进入建康。
凤霞一行人急行一十七日到达常州南门外二十里,与姚(山言)、陈炤军会和。
安营扎寨毕,凤霞每日与兵勇一起操练,渐渐粗通了行伍的规矩。
五月,趁常州蒙元军外调之机,姚(山言)、陈炤率众人克复之。朝廷遂以姚(山言)为知州、陈炤为通判,同守常州。另派名将王坚之子王安节领兵到常州协助守御。
那边厢,伯颜闻常州失守,急遣唆都领一路元军精锐还攻常州。
常州城中军民顽强抵抗,唆都急攻四个月竟未立尺寸之功。
十月,战况逆转,朝廷所谴尹玉、麻士龙所部援军,在常州附近战败,而张金更是闻风丧胆、领兵溃逃,致使常州成为一座孤城。
十一月中旬,蒙元主将伯颜率中路主力军到达常州城外。伯颜亲临城南督战,令元军役使城外百姓运土为垒,使与城头并齐,并置大炮于垒上,然后昼夜炮轰城中。城中片瓦不存,百姓莫敢生火造饭,以避炮击。
十八日,元军自南门破城。姚(山言)战死阵前,王安节、陈炤组织巷战,最后双双阵亡,以身殉国。
此役,蒙元军亦死伤无数,伯颜大怒,下令屠城。常州军民遭到元军屠戮殆尽。
凤霞随刘师勇军突围逃到江平(今江苏苏州)。后随军回援临安。
十一月二十二日,张濡率军北上阻止元军,与元骑兵接战,受到夹击,宋军溃败,张濡为元军追杀而死。
二十三日,元军进占独松关。独松关是南下直取临安的最后一个关隘,临安至此门户大开,无险可凭、无险可守。
太皇太后与宰相陈宜中遣使向蒙元求和,为伯颜所拒。
两军休整,调动部署,但小股战事不断。
宋朝朝廷上下度过了一个百官逃遁、人心惶惶的年关。但厄运亦没有因年关的到来而停步。
德祐二年(西历1276年)二月初四,蒙元军攻占临安(今杭州),俘获年仅5岁的皇帝恭宗及皇室诸人,唯有皇帝的哥哥赵昰和弟弟赵昺被大臣保护逃出临安。
二月初五,临安城里举行和平受降仪式,赵隰正式退位。
此时,凤霞作为士卒,随军保护两位皇子南撤。
三月,蒙元将领伯颜虏宋庭太后、皇帝等北归,留其他诸将平定南方。
五月,陆秀夫与苏刘义、陈宜中、张世杰等,共同拥立益王赵昰在福州即位,改元景炎,是为端宗。凤霞随军驻守福州。
是时,外戚杨亮节用事,以国舅自居而居中秉权,嗣秀王赵与择则自以国家亲贤,对杨亮节多方掣时,杨亮节由是怀恨在心,不久,寻机将赵与择逐出朝廷。
嗣后,陈宜中与陆秀夫意见相左,便派人弹劾陆秀夫并罢免了陆秀夫的官职。后被张世杰等规劝后,把陆秀夫召回。
朝廷内外争斗大抵如是。
景炎元年(西历1276年)十一月,蒙军逼近福州,十一月十五日,朝臣陈宜中、张世杰护送端宗赵昰和卫王赵昺乘船南逃。自此之后,只有海上朝廷,路上难觅踪迹。
景炎三年(西历1278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凤霞柳亭》 最新章节第七章 国破家遥草木哀,秀夫片语惊来人,网址:https://www.bqgbi.org/310_31029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