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琰望着那座熟悉的城,却流露出一种陌生的,悲伤的表情。
传闻西方有一种说法,叫“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人”,用来形容那些有着显赫的身世背景,一出生就注定了和旁人不同的人。这些人或许出生于大富之家,或许是豪门贵族,他们的人生生来就要比旁人容易些,有最上等的衣食,接受最上等的教育,大以后有着数不尽的人脉和资源取之即来,他们的生活自然就被裹上了一层金黄色,辉煌闪耀,令人艳羡。
可是大部分这样的人,也是悲哀的。因为在他们的人生,从一出生就被规划确定了。如若是女孩,她将嫁给某个重要盟友或伙伴家的公子,在诸多妻子中享受着最高的地位,运气好生下一对儿子和女儿,然后自然有些色衰,公子也会慢慢疏远她,她的生活重心便大部分转移到教子上,也许闲暇的时候,坐在屏窗前,喝点儿小茶,插一插花,看着窗外的景色一点点变化,就是她最快乐的时光。如果是男孩,那么他的人生会稍稍丰富些。自幼就要习马术,剑技,不管出席什么场合,家都会带上他见一见世面,到了适婚的年纪,早有父母安排的盟友家的小姐过来,运气好那家的小姐得可人,容颜姿色都不错。运气不好,那家小姐不是男孩喜欢的类型,那么在同床授子之后,男孩就开始流连于外面的花雪月,直到他娶了下一位妻子为止。至于他们的工作,就是等待。等到家族辈老了,他们的年纪见识也够了,就自然接管过家族的一切,然后又开始重复着上一辈的日常。
可是宁琰却不是这样的。
作为楚国令人瞩目的天之骄子,他从一出生就被所有人茶余饭后地关注着,可是他所经历的一切,却和所有人的想象完全不同。
当他刚一出生,就被父亲送到了一处偏僻的寺院,那儿有一位和父亲熟识的主持,一直照顾着宁琰到五岁。据寺院里的小沙弥说,宁琰每天都被佛音袅袅,檀香阵阵包围着,而他的生活和寺院里其它的小沙弥别无二致,一同下山提水,一同给寺院里除虫,一同跪在讲经台下听着师兄们和主持的讲解,也一同从寺院的偏门溜出,跑到山涧里的小溪和山下的村落里玩耍。
而到了六岁,宁琰又被陌生人带到了楚国的军队里。一位将军接纳了他,把他当做了小兵般对待。宁琰走路还跌跌撞撞的,怀里就被塞上了沉重的铁剑,铁甲,然后那些大上他一轮的士兵们就教他怎么举剑,怎么突刺,怎么骑马夹紧马肚子,怎么在射箭的时候判断向。当然,还有夜晚在野营地里怎么找到一块蚊虫少的地儿,怎么捉住野兔和獐子还能烤得皮焦肉嫩。
直到十岁,一位家族里的叔才将宁琰带回了横沙城。也直到这个时候,他才见到自己的父亲和母亲。父亲是一位威严又大气的人,他站在宁府那猩红的围墙外,胡须被撩动,而他的眼睛都笑得眯成了一条线。母亲是一位和蔼又善良的人,她深情地将宁琰揽在了怀里,然后命人端来了她精心准备的吃食,在宁琰狼吞虎咽的时候细心地帮孩子擦着嘴角。
而后的生活才开始回归了寻常人的猜测,宁琰开始穿上了最上等的锦衣玉袍,每天接受国书监的老讲师的醍醐灌顶。到了夜晚,他就跟随着父亲宁炜,参加了横沙城里一场又一场的觥筹交错,他开始和王城里的各路名门子弟交往,他也开始了解参与家族里大大小小的所有事务。
到了十三岁的时候,他就成为了横沙城里乃至楚国最有名的名门之后,比他大不了几岁的楚王项英视他为最好的玩伴,而他的父亲宁炜,也视他为最完美的继承人。当他出现在宴会上,就像是黑夜里的一颗夜明珠,大人们议论纷纷,和蔼地向他点头,女孩们七嘴八舌,春心漾动地向他施礼。交好的男孩则会大步走来,和他亲切的交谈,而被他盖过头,视他为敌人的男孩,则自觉地躲入角落里,任凭嫉妒挠得心伤。
每当人们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血色嵘城》 最新章节第三章 背叛 3,网址:https://www.bqgbi.org/293_29333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