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德彝和长孙顺德两人同掌门下省,斗争早已开始。>
只是新朝初立,诸侯未灭,加之他们对皇帝的为人秉性还不很了解,所以未曾彰显而已,但暗中较劲那是难免的事情。>
封德彝名声不好是劣势,可他这人会来事,脸皮也够厚。>
先在吏部与温彦博相交,得其举荐为门下侍郎,后又在建长安书院,修订隋史,举荐人才,以及打击渤海高氏等事上面做的都很合李破的心意。>
而且他一直聪明的和长安大阀保持了一定的距离,不像长孙顺德那样,不但和陇西李氏是姻亲,而且和窦氏等也有交往,再就是洛阳门阀中人很多都以长孙氏马首是瞻。>
作为皇帝近人,朋党太多其实是劣势。>
封德彝深谙此理,所以就任门下侍郎之职后,便很少跟人交从往来,事事皆为皇帝着想,时不时收点小贿赂,举荐个人,也是把握住皇帝的心意才去做的,比如说举荐武士彟之事。>
把事情办了,也未居功,之后对武士彟那边更是不闻不问,丝毫没有深入结交一番的意思。>
再加上抽空便到甘露殿,两仪殿来蹭饭,跟皇帝唠唠嗑。>
你说侍中之位落到他手里是侥幸得来的吗?长孙顺德落败简直就是理所当然之事,老狐狸和老狐狸比起来,也是论年庚的。>
长孙顺德也不示弱,反手就举荐了宇文士及,想要把他给架起来。>
封德彝当时只有冷笑,他主掌门下,若是被两个侍郎给架到半空下不来,他这些年的官也白做了,不如回家安心养老,省得丢了性命。>
今日他算计宇文士及,那只能算是略施小术,顺水推舟而已,就是抽出宇文士及的请罪文书有点犯忌讳。>
可那也是侍中的权力范围之内,再者说了,宇文士及此时真敢去问皇帝有没有看到他那封为自己辩驳的奏表吗?>
所以这个哑巴亏宇文士及吃定了。>
其实说起来怨不得旁人,还是宇文士及自己办了糊涂事。>
去成国夫人府求妻子与他复合?他娘的也不知这厮是怎么想的,是故作姿态还是真的那么痴情?>
反正这事看着有点诡异,莫不是被他那两个兄弟附了身吧?>
这还不算,要是换了他封伦,知道做错了,那转头立马就要到御前请罪,还上什么书啊?被人截住怎么办?>
以皇帝的性情,臣下们私德有亏算不得什么大事,只要你干脆的认了错,再自请调离京师,皇帝一定会挽留。>
因为你才当上门下侍郎几天?若就这么离开,皇帝岂不是有失识人之明?看你认错态度这么好法,说不定皇帝在挽留之余还会给你处理下首尾。>
比如说跟萧氏那边言语一声,让那边不要跟你为难,再有就是压住言官们,让他们不要在此事上作妖。>
这在皇帝来说都是很简单的事情,只要他想用你,有一百种法子保全你的名声和官位,连云定兴那种名声败坏到了极点的人在工部尚书位置上都坐的稳稳当当,你这点事又算什么?>
作为门下侍郎,竟然不敢向皇帝当面认错,只是上书请罪,那也就不用怪别人施展手段了。>
……………………>
李破确实有点恼了,就像封德彝所想,门下省的官员本就是由皇帝侍从演变而来,你不能跟我交心也就算了,竟然想蒙混过关?>
那遇到旁的事情,是不是你也要瞒哄于我?>
李破暗自摇了摇头,这样的人才能再大,也不应该在身边久留啊……>
萧时文这次做的就很不错,依照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北雄》 最新章节第1159章近人,网址:https://www.bqgbi.org/20_20595/11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