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3-01-17
翌日一大早,一则任命令从吴侯府中传出:“擢孙翊为巡察使,挂吴侯印,带孤巡视,行走天下,褒奖大族,耀我江东。所过之处,大小官员,不论文武,一皆候命,不得有误!”
文书刚一下达,顿时震惊了江东官场,文武百官莫不觉得此令太过匪夷所思,只是苦于平日里孙策行事过于一意孤行,而且杀伐果断,才一一默不作声。
只有长史张昭一人听到了这则任命后大感欣慰。作为孙翊的授业恩师,相处的几个月时间,让他深深的认识到了孙翊伶俐的脑子和胸腹中无尽的韬略。放眼江东,甚至整个天下,他都确信,在青年一辈中,几乎没有能够有与孙翊这般见识能力的人物。
此时的孙翊还在府中,准备着行囊,根本不知道整个江东因为他,因为那则赋予了他可以说是无上权力的委任令而震动。
午时三刻,在古代认为是阳气最为强烈的时刻。所以人们往往选择在这个时刻做出一些重大的选择或者是重大事情的开端。因为他们认为在这阳气极盛的时刻,阴气瞬间溃散,行事必定会一往无前,坦路通途。
正是在此时,孙翊在收拾好了行囊,在下人们的帮助下带着大大小小的四五个包袱来到了这吴侯府的大门口。
他的身后是那一晚和他一同行动擒杀那几个杀手的那三十五个勇士,他们个个精神饱满,气宇宣扬,显然对于能够跟孙翊在一起,对于这趟差事显得万分满足而有些洋洋得意;
靠在他身后不远的地方的那个十**岁的少年,身着虽然普通,然而那份亲近的随和,那种毫无拘谨的自由自在,就明显的与其他人又区别开来,显然是出自大户人家的子弟。这不是别人,正是吴郡太守朱治的义子朱然。
下人们把包袱、食物等一干用品放上了马车,孙翊的手下的士兵接手过来。
府门口的人越来越多,不仅是家中的亲戚。因为孙翊平时待人毫无架子,在府中下人们的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美好印象。此时除了那些生病,或者身负重任实在离不开身的,其他大大小小,老老少少的丫鬟,老妈子俱皆到场。
孙翊的眼神从吴国太,孙策,吴氏,袁氏,大乔,孙尚香,甚至几个比较熟悉的侍女身上一一掠过,心中有着说不出的惆怅和感慨。看着他们脸上那不舍的神态,孙翊要说没有些不舍那是假话。但是肩上那巨大的责任和内心中那个燃烧的越来越旺盛的**之火再也不可能熄灭!
孙翊的眼神最后又停留在了大乔和孙尚香的身上。
孙尚香果然很听话,想要跟大乔走的更近一些。如果是往日,她必是靠在吴国太的怀里,然而此时她正站在大乔的身边。
一大一小两个天仙般的美女,一娇柔一天真的两张绝色容颜映入眼帘,孙翊更觉得心中的那百般惆怅。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他轻声对孙尚香道:“有事可以给三哥写书信,知道么?”
虽然他是朝着孙尚香说话,但是大乔深切的明白,他的这话绝对是朝着自己的诉说。
离别时刻的孙尚香也没有了往日的活泼好动,安安静静的依偎在大乔的身边,好像忽然间长大了十岁一样,也同样意味深长的道:“三哥放心好了,小妹一定会处理的周到有条。”
“真没费自己往日的诸般疼爱。”看着孙尚香脸上依依不舍,又信誓旦旦的样子,孙翊颇为感动的朝着她笑了笑。
“叔弼,别的话为兄也不多说了,就祝你一路顺风!”孙策朗声道。
叔弼是孙翊的表字。古代男子成人,或者是要离家出门会见多方人物,便取一个与本名涵义相关的别名,便是表字。因为孙翊今日就要离开会稽,开始独自闯荡江东,于是孙策便给他取了“叔弼”这个表字。
孙翊没有答话,只是向孙策抱拳致意,对吴国太道:“母亲,孩子此去长则半年,短则几月就回,还望您照顾好身体,切勿太过挂念担忧。”
本来吴国太心中就有着完般的不舍,几个儿子中,就属孙翊跟她相处的时间最久,感情也是最好。此时听到孙翊的这些话,眼泪瞬间就挂满了面颊,感慨涕零,泣不能语。
大夫人吴氏就在吴国太的身边,赶紧拿出了帕子帮助她擦拭着眼泪,口中温馨道:“三叔都长大了,母亲不必这么激动了……”
几经周折,吴国太的情绪才渐渐的稳定了下来,吴氏才抬起了头,面带歉意的向孙翊道了个福,惭愧道:“三叔……往日里大嫂可能有些做得不对的地方,还望你别往心里面去。奴家一介妇人,也不会说什么话,就希望你此行能够安安全全,平平安安就好。要知道,在会稽还有一大家子人在关心着你呢……”
“恩……懂得……”孙翊长长的叹了口气。
袁氏没有说什么道别的话,不过孙翊已经习惯了她这种万事都与己无关的姿态。
犹豫了好久,大乔想要说些什么。她嘴角微微抖动,朱唇不点而赤,可爱诱人的樱桃小嘴轻启,“一路保重”四字倾吐而出。
就这么简简单单的四个字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三国之秘》 最新章节第五十章 阔别会稽,网址:https://www.bqgbi.org/193_193532/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