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卯初时分,居住在吉林城北巴尔虎门街道两侧的居民被一阵阵急促的马蹄声吵醒。一些住户披上衣服走到院子里,透过门缝向外观察,只见大队衣甲鲜明的清军正从门前快速通过。>
“这是怎么了?”老人站在院门内嘟囔着,心中正觉得奇怪,就见一面红边斜幅销金云蟒大旗从门缝里一晃而过。>
“这不是庆大帅的纛旗吗?一大清早这是干嘛去?”>
这老人早年也是个披甲,直到五十多岁体力跟不上了,这才让小儿子顶了缺。眼下小儿子去了小白山那边围剿叛逆,也不知道战况如何了。>
就在庆桂的大队人马离开吉林城后不久,驻守在拉发河防线的吉林将军萨炳阿便接到了紧急军令。看到信使出示了令牌,他这才确定封皮上贴着鸡毛的信是经略大学士发来的。>
这位萨炳阿来自镶黄旗蒙古,出身博尔济吉特氏黄金家族。因为血统高贵,又跟康熙朝那位着名的孝庄文皇后有血缘关系,一直备受重用。他之前是杭州将军,曾历经大小金川等诸多战役,明亮兵败后,便被乾隆调来接任吉林将军。>
萨炳阿打开信一看,庆桂在信中命令他在军中挑选一千五百精壮强悍之士,选一大将率领,每人务必配备长短火枪三杆、奇炮、飞雷、弓箭、短斧等物,备足干粮饮水。稍后会派人持令旗和令牌赶来,听其调遣......>
“这......”萨炳阿看完信愣了一下,一旁的正白旗护军参领果勒敏色道:“军门,出什么事了?”>
“大帅要来。”>
“哦?他老人家是来督战的?”>
萨炳阿微微摇头,心说这道钧令也太怪了。不过信上明白无误的盖着经略大学士印信,他哪敢怠慢,连忙吩咐手下人去安排。>
在赶往拉发河清军大营的路上,为了给前方留出准备的时间,骑在马上的庆桂特意跟珠尼色交谈了一段路。也正是通过这次谈话,他这才知道这两年自己获悉的那些北海镇情报里,很大一部分都是通过潜伏在北海镇的粘竿处人马收集到的,之后再经过钦差行辕的蓝翎侍卫转呈。>
珠尼色告诉庆桂,眼下不止在富尔丹城,甚至连北海镇那里也有粘竿处的人手,只不过因为潜伏时日尚短,一时都无法进入北海镇的核心要害。>
庆桂听了半天,珠尼色提到的一个地方引起了他的关注,那就是北海镇在西拉河东岸的大片工坊。>
据珠尼色说,前往东岸的人都是持有一种红色的身份牌,而且好像是光有牌还没用,还有其他手段勘验身份。之前就曾有人试图闯过,结果被北海镇的“黑衣卫”抓走后就再无消息。>
“黑衣卫?”>
“哦,北海镇明面上称这些人为治安警,不过那些无知的附贼草民私下称其为黑衣卫。”>
庆桂点点头,他早就知道北海镇的治安警,不过根据线报所看,那只是赵新手下的一群衙役捕快罢了。>
眼看队伍已经走出了二十里,珠尼色一拉马缰,跳下马单膝跪在庆桂马前道:“大帅,时间紧急,在下就先同几位侍卫大人先走了。”>
庆桂拈须颔首道:“如此,本官就不多留你了。此事若成,阁下当记首功,本官必会向皇上保举。”>
“多谢大帅栽培!”珠尼色行礼后,跳上马背,在二十几个大内侍卫和两百多名甲兵的保护下,一人双马,向拉发河大营疾驰而去。>
此时庆桂身后一个戈什哈道:“大帅,是否要换轿?”>
庆桂抬手示意道:“不必。午时前后一定要赶到拉发河大营。”>
看着前方远去的马蹄扬尘,庆桂不自觉想起上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乾隆四十八年》 最新章节第四百二十一章 初到鲸鱼港的高手们,网址:https://www.bqgbi.org/175_175645/4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