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抗战从瞄准开始 > 第五十一章 破釜沉舟(下)

第五十一章 破釜沉舟(下)

上一章抗战从瞄准开始章节列表下一章
有声小说,新笔趣阁在线收听!
崇明岛、长兴岛、横沙岛、佘山岛附近的海域中,游弋着大量东瀛战舰。这些战舰大部是巡洋舰、驱逐舰和炮艇,只有两艘战列舰,主要负责杭州湾外海的巡逻。

幸运的是,由于东瀛舰群完全不把华夏那几艘老旧舰艇组成的海军看成是威胁,所谓的警戒只是例行巡视,主要是做给欧美列强看的,希望这些国家不要参与到东瀛的对华战争中,并没有发现四艘巨型油轮组成运输船队的诡异之处。

金陵伍伺仁的住所,冯曼娜通过电报不时向伍伺仁汇报着船队的位置。

“这一路上算是有惊无险,计划应该万无一失了。”

伍伺仁摇摇头,轻叹道:“行百里者半于九十,没到最后一刻绝不能放松,通知从德国归来的两艘潜艇紧紧跟着,确保把船员安全接送出来。”

“是!”

冯曼娜应了一声,随即柔声道:“亲爱的,你说四艘巨型油轮都堵在长江口,东瀛人得花费多大代价才能疏通水道啊!”

“那就得看东瀛方面的决心了,他们要想占领申城后继续攻取金陵和江城,就必须要有舰艇护航参战,仅靠陆军和空军,他们的优势并不大。”

原时空申城沦陷,为了拱卫金陵,老蒋在长江江阴段自沉43艘军舰商轮、185条民船盐船,筑起一道水下封锁线。其后,东瀛军队雇佣一千余人打捞沉船、清除障碍,用了七天七夜才挖出一条很窄的航道,仅能容小型舰船通过,这也让后来的江城会战避免了来自水上的威胁。

“亲爱的,你先去休息吧!这里我盯着就行了。”冯曼娜关心道。

“我和你一起等消息,行动结果没出来前,我始终放心不下。”

伍伺仁笑了笑,紧贴着冯曼娜坐下。

黄昏时分,四艘悬挂着美利坚国旗的巨型油轮慢慢靠近长江出海口。四艘油轮在佘山岛分道扬镳,一艘调转航向,向浦东与长兴岛之间的航道驶去,一艘冲向长兴岛与崇明岛之间的江面,最后两艘油轮劈波斩浪,绕过崇明岛后,突然向左转向,向着宽阔的江面驶去。

四艘油轮抛下铁锚,停靠好后,所有船员迅速通过舷梯,快速进入浮起的潜艇内。

等到两艘潜艇陆续接走全部船员,沉入水中离开半个小时后,这四艘巨型油轮内部爆炸声四起,每艘邮轮内拉载的近百桶石油也陆续被点燃,一时间火光冲天,照亮了整个长江口。

第三舰队司令官长谷川清大将此刻正在出云号战列舰内听取手下的汇报,听到巨响后迅速带领手下来到了甲板上,通过望远镜观察着情况。

“抗击陆军学院学员的上门挑衅,甚至出现过双方禁止彼此军士通婚的情况。

之所以出现这种奇葩现象,主要有三大原因。

首先是出身阶级问题。

东瀛的海军作战人员,大多数都是出身于富裕的家庭当中,他们认为自己才是东瀛的未来,这就使得他们对于陆军根本看不顺眼。

东瀛陆军的作战人员则大部分来自贫困人家,他们也认为自己是东瀛的中坚力量,这样使得陆军对海军根本看不上眼。这就导致在二战当中,这两大兵种之间的配合非常的少。

其次是资源和利益之争。

东瀛的国土面积并不大,这就导致它的资源非常的短缺,在这样的情况下,东瀛就必须对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这时陆军和海军便因为抢夺资源产生了大量的矛盾,这也就是为何东瀛会有“北上”和“南下”两种不同的作战战略,都是为自己获得大量资源发展而斗争。

在整个二战期间,东瀛的海陆军一支在互相拆台,直到战争末期!

最后是历史原因。

海陆两大派系的不合,可以追溯到倒幕运动时期。当时东瀛之所以倒幕运动能够胜利,全靠背后的萨摩和长州两大强藩在支持。虽说最终由这两大强藩最终胜出,并且东瀛的政坛也是由他们两大派系所把持,但是两者之间并不是没有矛盾的。当时的陆军是长洲所把持,海军则是由萨摩所把控,这就使得军队中有两大派系力量,矛盾也由此延续下来!
本章已完成! 《抗战从瞄准开始》 最新章节第五十一章 破釜沉舟(下),网址:https://www.bqgbi.org/150_150671/51.html

上一章抗战从瞄准开始章节列表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