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刚定,南剿山越,乘胜之姿势,西进江夏,可是却江夏受阻数月不得寸进,其实锐势已失情况,别说攻占夏口,就是能带着江东军全身而退都是祖上烧高香。
周公瑾却偏偏做到了,不光做到了,他还把黄祖给赶襄樊去了。看光景,这绝对是江东利好之局势。
谣言一出,甘宁利好变浮云,南方战场里头水,混了。这种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事甘宁心思透亮很:前头说黄祖,骂苏飞分明就是周瑜手笔,可是后头呢?后头说刘景升,说蔡瑁恐怕就是另有其人了。周瑜又不是个傻子,他很有自知之明,对自己江东到底有多少家底,能对付什么人,到什么程度,他门清着呢。现江东南头山越还没完全平定,北边曹操那里也是随时威胁,他家主公打着为父报仇名义单单对付一个黄祖,不管是大义还是情理,都说过去。可若是因为乱七八糟东西激怒了刘景升,让刘表不管不顾增援江夏,江东军身上担子骤然增重不说,可能还是江东会失去这场战争主动权,彻底被荆州牵扯战争泥沼。
再仔细一琢磨,这时候谁像这场战争一直持续下去?不用说,肯定是忙活着袁家兄弟曹操乐意看他们南边打仗,这样他们就腾不出手给他捣乱了。这种搅和事事,也有可能是授意于曹操。
甘宁暗恨地咬牙切齿,偏偏这个节骨眼他还不能轻举妄动。前头是虎视眈眈敌军,后头是捉摸不透上峰,进军是违令,后退是坐实传言,卡中间,甘宁觉得自己真是倒了八辈子血霉!他真想把弄出这些弯弯绕人揪过来狠狠抽一顿!
不能进不能退,那就耗呗。甘宁不怕耗,太史慈就能耗了!反正来前大都督说了:甘兴霸是个人物。我看他黄祖那边也不算得意,子义前往切记不可追击过盛,僵了,以后就不好处了。
太史慈那会儿还很困惑:这是怎么回事?大都督没发烧?甘宁他是敌将啊!没听说战场上还给吩咐叫手下留情,叫多担待,因为以后还要跟他长处。可是没多久,战场传言一起,太史慈立刻就悟了:甘宁,,这以后恐怕得是同僚呢。同僚死磕个什么劲儿?他这会儿八成还不知道,我绕着他,不跟他打不就完了?
而与此同时江夏郡西陵城内则是人心惶惶,闹哄哄,一锅米粥般。从外头传来消息也不知道是真是假,反正一天一个样:今儿说周瑜破夏口屠一城。明儿又说其实夏口还黄府君手里,周瑜还没到江夏。后天又改了:黄祖被周瑜逼至上昶,马上就要兵败投降。说来说去,反正没几个是准谱,江东军马没到门口,自己先把自己给吓了一遭又一遭。
西陵蔡威府里人倒是没怎么受惊吓,但是却遭了一件让府中守卫觉得非常打脸事。
八月十五中秋夜那天,魏延大半夜被青衿派人从府邸叫了过来。
开始还一头雾水,心说:伯言昨儿才被苏飞那个忽然开窍给召去襄樊,今儿他就得被青衿揪着来这空荡荡府里。这大过节,搁往年,这会儿他们几个酒宴还没散,今年倒好,一人一个地儿,也不担心他看着院子触景生情?
青衿当然不担心,她都急死了,等魏延一道,带着他“蹭蹭蹭”往书房赶,赶到一推门,
魏延纳闷了:青衿啊?你大过节闲着没事耍人玩呀?这怎么了?不是好好吗?
待再仔细一看青衿表情,魏延一下肃了脸庞。声音低沉:“有人进仲俨书房翻动东西了!
青衿点点头,眼睛红红地咬着唇解释道:“公子带着阿图他们离开后,这里就一直是由青衿打理。原本是一日查看两次。只这几日中秋,阿进临走时却交代,就算公子不,江夏该照顾到人事也还是一样照顾,尤其曾经跟公子出生入死,捐躯沙场弟兄们亲眷,万不可怠慢。所以府里这几日一直忙活这些。”
“今天我府里张罗完事情,再来书房检查时候,桌案上发现了这个。”青衿说着从一直托着帕子上捻起一根头发,“公子书房事物皆是由青衿亲自打理,青衿肯定,今早出门时,这里绝对一尘不染。别说落发,便是灰粒也不可能会桌案之上。”
魏延脸色一沉,几步走到书架前,随手翻了几个竹简后赞同了青衿结论:仲俨看书习惯和旁人不同。旁人阅读皆习惯循着字序,自右向左展开,合起时已是逆着顺序从左向右卷上。仲俨却恰恰是反着来,凡是他翻阅过又合起书简,旁人再翻阅时总会觉得奇怪。而他眼下翻开几个,却全部都是正常之极,没有一丝不和谐怪异感觉。
“可少了什么”魏延回身问道。
青衿僵着身子捧了一个紫檀木匣:“别处倒没什么,只这匣子里东西没了。也不知道公子到底匣子里放了什么。因为不敢肯定是不是内贼所谓,所以,现府中所有下人皆被勒令留府,不得外出走动。”
“可派人往襄阳给仲俨汇报此事了?”
“还没有。”青衿内疚地低着头,“未肯定是何人所为之前,青衿不敢相信府中任何人。”
魏延招手叫来自己贴身侍从,他耳边耳语几句后,严肃着问道:“记清楚没有?”
“大人放心,末将一定把话带到!”
“去回,不得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穿越三国之静水深流》 最新章节213邺城平淡荆州动,网址:https://www.bqgbi.org/392_392429/152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