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体力有所恢复,脱下练功服,换了一身正装,乘坐轿子出门。
小河镇只有一条主干道,两旁分布着数十家店铺,从剃头洗衣,到喝茶吃饭,再到婚丧嫁娶,各种服务应有尽有,可算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街头一个巷子张灯结彩。
鞭炮声响个不停。
有不少人围观。
五十几名身材瘦削、面黄肌瘦的孩童,穿着崭新衣服,小小脸上紧张中略带一丝兴奋,他们东张西望正在等待着什么。
当余晓出现。
孩子们像见到了主心骨。
“义父!”
“义父来了!”
余晓面对孩子也是微笑着点头致意。
这一幕无疑引起群众好奇,让人忍不住开始讨论了起来。
“余家义馆?”
“这是干什么的!”
“是余少专门用来收养族内贫困孩童、以及社会上穷苦孤儿的地方!”
“什么?还有这种事!”
“那可不,看到这些孩子没?他们都是用白花花的大洋,从县城人市里买回来的!”
“其他老爷买来仆役,哪个不是当牛马来使用?余少不一样,他不仅不要这些孩子干活,反而创办义馆收养、并且教他们读书练武、培养成材!”
“这得花出去不少钱吧?”“这世界上怎么可能有这样的大善人。”
“你懂个屁!”
“余少是海外富商富得流油,这点钱对他来说不算什么!”
“……”
从这些镇民乡亲的讨论就不难得知余晓所作所为。
余晓从人市带回来的几十个孩子,其年龄普遍都是十岁不到,自然不是用来给自己干活的,而是打算从小进行培养。
为此。
斥资创办“余家义馆”!
这是一个类似福利院+希望小学的慈善机构。
余晓将大量收养苦命的孤儿,或资助余家村的贫困孩童。
义馆会供养这些孩子基本的生活需求,而且还会教他们读书写字、或练武强身。
假如读书天赋好,未来可以送到大城市进一步深造,甚至会资助出国到海外学习先进知识。假如学武天赋好,未来也会给予相应的资源,争取让他们成为入品武者。
哪怕文不成武不就。
义馆也会资助他们学习一项技术。
未来也一样可以帮余家办事、并具备足够的生存能力。
【声望+1!】
【声望+1!】
【声望+1!】
【……】
余晓创办义馆或有私利,可这样的慈善组织在这个时代,绝对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大好事,当消息传开之后,自然获得不小声望。
一辆马车出现。
小河镇的乡正来了。
就是民间口头所称的镇长。
大景没有“镇”一级的行政区划,小河镇其实可以被称为小河乡。
一般百户以上可为一里,十里以上可为一乡,里正和乡正就是负责基层治理与督税的官吏。
余家义馆揭牌是镇上的一件大事。
自然要请镇长(乡正)亲自过来捧场。
马乡正一脸恭维:“恭喜余少,创此义举,真是年轻有为啊!”
【声望+1!】
【声望+1!】
【……】
声望还在上升。
当前声望值已经接近90点。
这距离100点大关近在咫尺。
余晓心中一动。
索性再加一把火。
“乡正过誉了,此次晚辈归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从仙武归来的长生者!》 最新章节第十章 余家义馆,网址:https://www.bqgbi.org/341_341760/10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