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舞阴的几天里,王旭接连得到各方密报,瞬间升起雨欲来之感,在他抵达舞阴的第三天,他更是得到了一个出乎意料的消息。
江东早在半月前便兴起十五万大军,出兵淮河,图谋徐州。
没想却遭到史无前例的惨败,那失踪许久的司马懿再度现身,协助荀攸、李典、曹休、高览等人,竟然在短短的半个多月内,就彻底击溃了江东大军,而这支江东大军的阵容不可谓不强大。
孙坚亲自带兵出征,麾下有孙策、甘宁、周泰、凌操、陈武、潘璋、虞翻、步骘等多位名臣良将,可谓是空前豪华。
可没想到硬是莫名其妙地栽了个大跟头。
两军在徐州境内的淮河沿岸进行了一场浩大的战争,最终的结果,是在半个月内,曹军以七万人马,击退了两倍于己的敌人。
司马懿和荀攸在此战大放异彩,布局环环相扣,堪称军事艺术的典范。
通过诱敌,分割的方式,迫使江东十五万大军分成三路。
随后以无中生有之计,集中优势兵力趁夜偷袭了孙坚所在的中军,并借助火烧之计,迫使孙坚迅速溃败,随后巧设障眼法,伏击驰援而来的其它江东诸军,短短两三日间,就彻底将整个江东主力击溃。
此役,除了司马懿和荀攸两人震动天下外,作为主将的李典,也当仁不让地位居名将之列,若是夏侯惇、曹仁等人在此,当然轮不到他,可造化弄人,这个历史上在曹军内部深得敬重,但绝大多数时候却作为副将存在,被曹操用来为那些名将补漏的军事大家,终于放开手笔,展现了自己的采。
其无论是对军队的宏观调度,还是指挥过程中的细节衔接,都掌握得炉火纯青。在哪怕是出一丝差错。也会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况下。却始终保持了他儒将的采,自信从容,每每不差一丝一毫,当占据优势后,步步稳妥,令江东武完全找不到翻盘的机会。
李典的大名,自此威震江东,视其为洪水猛兽。
与此同时。曹营阵中的两员年轻将领,也在此役展露出耀眼的锋芒,将星闪耀。
一个是郭淮,一个叫郝昭。
这两个历史上抵挡诸葛亮北伐的功勋之臣,在如今这完全改变的进程中,早早展露了头角,独特的形势给了他们崛起的舞台和机会,新的历史造就了他们,他们也用自己的能力,与历史共舞。名将之光迅速绽放。
其余还有王双等辈,虽然不那么显眼。但却也让人眼睛一亮。
江东败得很惨,若非大军南渡淮河之时,甘宁、周泰、陈武、董袭、凌操等人奋力断后,恐怕连一半人都回不去。
可即便如此,江东仍旧是损失惨重。
孙坚身负重伤,跟随孙家多年,忠心耿耿,武皆不凡的凌操,在断后之时,拼死阻挡路口,战至最后一兵一卒,为乱兵活活捅死,至死时,仍然怒瞪双目,大喝宁死不降!
从起兵时就跟随孙坚的孙坚之弟孙静,以及孙静的次子孙瑜,也在此役阵亡,死于苗儿山脚,父子二人为乱箭射杀,死在了一起。
就连老将韩当和祖茂,也在此役陨落,在最初掩护孙坚撤退时,二人抱着必死之心,并肩冲入敌阵,力战而亡。
可怜祖茂逃脱了历史上为孙坚而死的命运,多活了十几年,可最终还是为孙坚而死,真不知道该不该说成是天命如此。
唯独只能感叹一声:时也、命也!
江东败军撤回了淮河南岸,回到了险峻的城池要塞中,默默品味着战败后的苦涩和伤痛。
曹军也没有趁胜南下,因为他们并不具备足够的实力,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本就兵力不足的他们,也没有进击之力,只能固守本土,静待时变,只是这些人的名字,却震动了世间。
舞阴县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三国之江山美人》 最新章节第七百零九章 风云变换,网址:https://www.bqgbi.org/2_2258/712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