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之无益,主要还是激一激袁绍,看袁绍是一怒之下出兵增援青州,还是心惊胆颤,然后壮士断腕,果断撤回青州兵马,亦或者,袁绍犹豫不决,无所作为,总之,袁绍若派人过黄河,来多少我灭他多少,若是袁绍无所作为,呵呵,失了锋芒,怕是连公孙瓒都拿不下了!”
……
第二天,李易以大将军的名义下令,任命蒯良为兖州刺史,黄忠节制豫州兖州兵马,至此,李易正式接管兖州军政。
原兖州高官,吕布、陈宫、高顺等人尽数下野,不过张邈与张超例外,张邈继续担任陈留太守,张超明面上暂时不错安排,不过暗中已被李易送往徐州,准备接替陈登职务。
与此同时,李易那三道涉及民生的政令也正式下达。
因为距离缘故,兖州的诸多县城不能及时知道这个消息,但在昌邑,之用了不到半天的消息就传遍全程,然后数千百姓自发来到李易的行辕外,拜谢李易的仁政。
这年代的老百姓没几个认识字的,文化水平极低,说他们愚昧都不为过,可是,这却不代表老百姓不知好坏,他们全都看到了,李易的三道政令,免赋税、禁酒、限制粮价,无一不是在为他们这些兖州最底层的苦哈哈们考虑。
早些的时候,李易虽然名满天下,但总是有些人不信的,特别是在曹操的有意引导之下,兖州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李易其实是个表里不一,大奸似忠的恶人,但现在李易的这三道政令面前,作为最底层的普通百姓,哪怕是之前说过李易坏话的,也迅速转变了态度,开始将李易视作再生父母。
自发来到李易行辕外感谢李易的百姓中,上百人喜极而泣,之前吕布与曹操的不断厮杀,让无数百姓过得都是有今天没明天的日子,每一次打仗,都有不知道多少的百姓枉死,直到李易的出现,才终于让人们看到了继续活下去的希望。
行辕外出现的百姓,是李易计划之外的事情,李易最初只是让蒯良去面见百姓,劝百姓回家,但百姓却不肯离去,反而越聚越多,直到李易亲自出面劝慰,几千百姓这才在千恩万谢之后缓缓散去。
然而之后的几天里,还是不断有百姓来到李易的行辕外拜谢,直到李易带领大军离开昌邑,这一现象方才终止。
其实按照原计划,李易还应该在昌邑多停留几天的,但是,看到了百姓的反应之后,李易知道彻底掌握兖州民心已是定局,所以,后面的事情自然就可以提前进行了。
……
与意气风发的李易不同,徐州陶谦最近却是食物下咽,夜不能寐,因为中原局势变化实在太快,本就叫他忧心忡忡,但更加让陶谦承受不起的是,徐州的天竟然也变了。
起初,李易挥兵北上,陶谦就从中嗅到了一丝不妙的味道,特别是李易竟然放着兖州不管,反而先行出兵豫州,这实在叫陶谦不得不警惕。
陶谦召集徐州文武议事,商讨对此事的看法,然而他麾下除了孙乾支持出兵帮助豫州之外,其他文武皆认为此事与徐州无关,徐州不应干预,且李易兵马精锐,本身又与徐州有恩,徐州若是插手其中,岂不是恩将仇报,被世人唾骂?
禁止转码、禁止模式,下面内容隐藏,请退出模式!
收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陶谦惊得揪掉了一大把胡子,然而,更让陶谦震惊的还在后面,曾经不可一世,将徐州打得跟三孙子一样的曹操,在李易杀上兖州之后,一开始是未战先怯,直接跑得没影,后来好不容易鼓足勇气回来与李易交战,却是一败涂地,两万多兵马全军覆没,无数大将谋士阵亡,曹操仅以身免,然后那个与曹操拼了许久的吕布直接不战而降。
这让陶谦在惊惧之余,也对李易的兵马战力有了一个新的认知,不过,真正让陶谦乱了方寸的却是之后传来的,李易自立为大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三国之化龙》 最新章节第691章 提前腾地方,网址:https://www.bqgbi.org/20_20911/691_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