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礼物,再接下来,就是制望远镜,他能想到的也就只有这些。
水泥,不用多说,长沙的泥灰场已经定型了。龙山的水泥场也开始生产的,经过不停的调试,水泥的质量基本已经稳定住了,接下来就是解决市场的问题了。
王动有一道坎迈不过去,就是为商人正名,为商业正名,只要跨过了这道坎,那就会一路康庄大道,不然,他时时都要低调,不能露富,千万别招惹到哪个有钱的官宦。就在王动为这事伤脑筋的时候,终于有人找上门来了。
。。。。。。
燕王靖难成功,京城迎降的官员不过百人,除了大批自杀被杀死于战火的,挂印逃官“达四百六十三人”,不过永乐帝也有他的高招,大胆起用人材,明朝是科举与举荐并重,但永乐还是觉得步子不够大,杨士荣,陈济都没有经过科考,还是平头百姓,直接被任命为《永乐大典》总裁官。
永乐帝关于用人,有很多语录:
“致治须资贤才,贤才须养之而成,故育才须从建学立师为急务”
“任人当择贤才,择贤才当取之至公而用之至当”
“用人果贤,听之勿疑,官皆称职,庶事咸康”
“君主要使士为己用,必须待之以礼,否则将不会得士”
一大帮原来品阶不高的官员,如解缙、胡广、杨荣、杨士奇、黄维、胡俨、金幼孜等被他录用到文渊阁,虽然最初只是编修,检讨,讲读,但直接参与政事,慢慢的,这些职位权力越来越大,内阁制走向了成熟,文人制国趋于完善,而这正是靖难起家的朱棣孜孜以求的目标。
当王动的《匠器论》和《易货论》摆到永乐案上的时候,永乐开始犹豫了,他不懂王动是什么样的一个,不懂王动想要干什么,这也就意味着,永乐帝不知要怎么用王动这个人。
御书房,永乐与姚广孝对坐,案上的两本书很显眼。
“少师,可知王动。”永乐问。永乐为彰姚广孝功勋,自封太子少师后,一向只呼少师,从不呼其名。
“传为淮左人士,出自湘西羌蛮,善于理财,颇有才名。”姚广孝说着说着笑了。
“少师为何发笑。”永乐帝不解。
“入潭州潇湘记,说起来还与位故人有点关系,他是张晋湘的女婿,此子行事不同于常人,于长沙同日娶两女,另一为刘煮安之女。”姚广孝本来就是个不安份的道士和尚,王动这种怪异的行动,倒是对了他的胃口。
“娶了两女?”永乐帝也愣了一下,这事,焦玉回来没仔细说,而皇上本人只赐了一只笔过去,哪知他娶了两个老婆,早知多备几支笔了。
“少师,可曾读过此人文章。”永乐问姚广孝。
“此子词作颇为大气,有雄才大略。”姚广孝的话不多。
“王动设潇湘书局,诸多文字,不知少师可有耳闻。”
“其《人间词话》《宋元戏曲考》力透纸背,大明朝独步。《形学》《数学》为筹划根本,其算筹不在吾师之下,《标点》一书功泽千秋。《商论》《匠器论》虽违祖制但有新意,《易货论》发人深省。”
姚广孝的话,能代表永乐一半的意思,另一半,就要看姚大人怎么继续说了。以他对皇上的了解,绝对不可能说出什么让永乐大吃一惊的话。同样,以他对皇上的了解,他会很巧妙的把王动推到一个合适的位置,至于以后王动的造化,就看他自己的表现了。
“噢??!”永乐听完姚广孝的这段话,开始发呆了,应该说沉思起来。
本章已完成!
《重回永乐时代》 最新章节第三章 金陵烟云 第十七节 御书房内,网址:https://www.bqgbi.org/205_205813/161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