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清军俘虏在第一次审讯时不马上交待,那可就惨了。片山的“酷刑洗练”就会立刻开始。俘虏首先会被捆绑着带进一间审讯室,几个治安警立刻会将其上身扒个精光,开始用带刺的灌木枝条狠狠抽打。>
这种鞭子可以让枝条上的毛刺深深扎入身体,俘虏会痛得死去活来但又不会马上毙命。十几鞭“下马威”后,大部分人基本就招了。>
不过也有嘴硬的,于是第二步启动。俘虏会被人按在一个用五根三角形粗糙松木编成的跪板上,大腿上还得压着一百斤重的石板。 与精神上极度痛苦,嘴再硬的也都招了,满清朝廷可没有什么坚不可摧的信仰来支撑。>
赵新在第一次看到片山勘兵卫审问俘虏的场面后,马上出手阻止。人都打坏了,以后还怎么用啊!>
他很快就找了一本《刑事审讯与供述》,删删改改后重新打印了一份交给了鲁寿山和片山勘兵卫,并告诫他们俩绝对不能外泄。得到赵新亲自传授的秘技,鲁寿山和片山如获至宝,彻夜钻研。>
赵新摘抄出来的,不过是指导审讯的“里德九步法”的九个步骤或一些重点。其中的许多步骤是交迭的,并不存在什么“通用”的审讯过程。但就这也让片山勘兵卫眼界大开。>
沈敬丹原本想找机会和赵新谈一次,试探着问问赵新对沈璇的态度。可他几次去找都没见到赵新,也只好等一等再说。>
徐家兄弟因为年纪小,下了课就经常去找沈璇玩。两家原本就是世交,徐家兄弟也没了父母;同命相怜之下,沈璇就格外的照顾他们。>
有时带着他们去海边捡捡贝壳,有时又去田里看机器怪兽耕地。时间一长,新奇古怪的事物看多了,耳闻目染之下,沈璇的眼界竟也放宽了很多。她甚至瞒着沈敬丹,偷偷跑去学校听了赵新的两次课。不过赵新目前在课上就是教孩子们认字,其他的根本顾不过来。>
沈璇一看这个事儿简单啊,自己也能教。她现在每天就是在雷神号上陪着绿筠,偶尔带着徐家两个孩子出去转转,成天也是无所事事。>
于是她就央求着沈敬丹要去帮孩子们读书识字。沈敬丹原本是很反对女人抛头露面的,不过在北海镇这里,情况有点特殊。>
首先由于沈璇的情况,自己还不能带她回苏州;而且沈璇的天足也是她不好找婆家的最大问题。现在赵新对沈璇似乎又有点那个意思,如果能把女儿放在赵新旁边,一来二去没准儿就有戏了。>
虽然赵新这里还是初具规模,不过心眼极多的沈敬丹已经看出北海镇的潜力。如果能攀附上赵新这颗大树,将来会变成什么样还真说不好……>
其次是北海镇没有女人不工作的习惯。农妇们在岛国时除了要和丈夫一起种地,家里好多活还指着他们去做。所以到了北海镇之后,女人们根本不需要动员,很自然的就参与到各种劳动中。>
于是,沈敬丹便打消了和赵新聊聊女儿终身大事的问题,而是专门去学校找赵新说了沈璇想做老师。>
赵新一听心里乐坏了!>
一是终于多了个人帮自己分担学校的事,二是可以天天看见美女了。就算不能干嘛,找机会逗逗贫嘴也是好的。>
不用他主动去找,第一天下课后,沈璇就拿着教材来找赵新了。>
“赵……赵大人,你这册子上的字为什么都少了许多比划?”沈璇的声音糯糯的,苏州口音的官话说起来还很好听。>
“哦,你说这个啊。”>
赵新起身正准备拿过沈璇手中的教材,沈璇却像只受了惊的小兔子一样向后退了几步。>
“沈姑娘,你怎么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乾隆四十八年》 最新章节第一百三十六章 军葬和新老师,网址:https://www.bqgbi.org/175_175645/136_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