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嘛……我不知道。”>
朱元璋绞尽脑汁想了很久,他还是想不出个所以然出来。>
“所以说啊,老朱头你就是典型的脑子里面装满了肌肉,除了打架啥都不会。”>
“作为一个上位者,我们要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
“你要认认真真的听我把话给说完。”>
“就冲你这不稳重的性格,我估计你这辈子就只能混一个四品的指挥使了。”>
方世玉一边说一边在司礼监的旁边写下了“批红”两个大字。>
“批红?这又是什么东西?”>
朱标就如同一个好奇宝宝一般问道。>
“所谓的批红,意思就是用红笔来做出回复,主要意思就是复审。”>
“就是让司礼监的太监们,在内阁的票拟的初步意见旁边,再写下自己的处理意见。”>
“毕竟内阁全都是文臣,他们给出的意见大多数会偏向文官。”>
“不过司礼监的太监们,都是皇帝自己亲手选出来的奴才。”>
“他们的权势还有荣华富贵都来自于皇帝,甚至可以看成皇权另外一种形式的延伸。”>
“如果内阁票拟的意见不利于皇帝,他们肯定第一个拍桌子不干。”>
“到时候就可以让司礼监和内阁吵架。”>
“只有当票拟还有批红意见一致的时候,这个奏折才会完全实行。”>
”要是双方的意见不一致的话,那么就需要反复的去修改,直到内阁还有司礼监拿出一个折中的方案出来。”>
“只有让内阁还有司礼监相互制衡,这样肾上就可以不用担心自己被人欺瞒了双眼,并且分走了自己的权利。”>
方世玉认真的跟他们解释了关于批红的作用。>
“厉害,实在是太厉害了。”>
认真的听完方世玉关于内阁还有司礼监的设想,朱元璋激动的直拍桌子。>
旁边的太子朱标也是两眼放光。>
要知道他们两个可是大明王朝的主宰者,他们瞬间就明白了内阁还有司礼监的作用。>
简单点来说,大明王朝所有官员汇报给皇帝的奏折,内阁都会给出一个初步的处理方案出来。>
司礼监再在内阁给出的方案上加以修改。>
司礼监的太监们权力就算再大,他们也不过是皇帝的家奴,他们的权力都来自于当今皇帝。>
所以他们肯定会坚决的维护皇权,不会以任何形式来损害皇权。>
有了司礼监的存在,这样就不会让内阁一家独大。>
至于这会不会导致朱元璋担心的宦官掌兵权之后,干预朝政。>
实在是抱歉,司礼监的批红只能在内阁的票拟基础上进行,他们不能单独的表达自己的意见。>
你觉得文官那帮精明的人,他们会把兵权交给这些死太监吗?>
正是因为内阁还有司礼监的相互制衡,就算是皇帝几十年没有临朝,也可以牢牢地把握着属于皇帝的权力。>
王振,刘瑾,魏忠贤这些大胎监们,虽然在位的时候不可一世,不过他们只要敢惹皇帝不高兴,随时就可能丢掉自己的性命。>
内阁首辅、还有次辅,权利再怎么滔天,也不过是皇帝手里面的工具罢了,根本就没有办法跟吕不韦,王莽还有曹操这些真正的权相相提并论。>
只要有了内阁,还有司礼监两大臂助,就算皇帝是一个农夫或者说是稚童,也可以保证大明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明福星》 最新章节第十六章 票拟制度,网址:https://www.bqgbi.org/170_170814/16_2.html